记者近日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了解到,中华民族崇龙习俗早在兴隆洼文化时期就出现了,距今至少有8000年。
据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席永杰介绍,中华民族崇龙习俗,在整个新石器时代一直存在。从目前所知的考古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可知,当时的原始宗教除继承了旧石器时代万物有灵、动物崇拜等观念外,最明显的变化是产生了主宰自然界的“神”的观念,而这个神,通过巫师来表达天地人之间的沟通,巫师则通过某种器物来达到沟通天地人神,红山文化玉猪龙当属这种器物。
在辽西古文化区域,早在兴隆洼文化时期,对猪的崇拜就成为一种现象,由玉猪龙的演变,专家们得出如下结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崇龙习俗,发生于渔猎采集经济时代人们对于自身衣食之源的感恩和敬畏,其起源的基本机制是祭祀。其最初的原型是猪、鹿、鸟和蛇。至红山文化中晚期,发展定型为猪首蛇躯,周身蜷曲的标准形态。这便是后世三代龙纹的来源。
席永杰认为,在中国观念形态发展史上,崇龙先于天地崇拜而出现,龙的神格不是一神,而是高于众神之上的万物之神,具有后世天神的神格和属性。因此在天神崇拜和王权神化发生后,龙才得以与天神和王权暗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基因。
在辽西古文化区域,西辽河地区是中国崇龙习俗最为重要的发源地之一。兴隆洼文化是崇龙的萌芽时期,赵宝沟文化是崇龙的初步发展时期,红山文化时代是崇龙的发展定型时期,至夏家店下层文化以后的三代期,中国崇龙习俗最终成为政治礼制内容。
中国古代的崇龙从起源到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自然崇拜到政治礼仪的漫长发展过程。在其最初的起源之际,主要表现为祭祀礼俗,至红山文化以后,才逐渐与现实社会的公众权力联系,并逐渐发展演化为政治礼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