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中清先生历时三年,以30万字的篇幅,编写、汇集了100个龙故事,配以100首龙诗、100副龙联、100个榜书龙字、100幅龙画、100方龙印、100幅龙诗书法作品,以《中华龙故事》为名予以出版:一本书里兼容、包容、综合、化合了这么多的品种、内容,正是龙的“容合”精神的体现。他还计划组织100位志愿者,宣讲龙故事、传播龙文化。如此这般地践行、弘扬龙的精神,不辞辛劳地为中华龙文化做增益、添彩的功德好事,值得点赞、祝贺!
龙是中国古人对自然界中的蛇、鳄、蜥、鱼、鲵、猪、鹿、熊、牛、马等动物,和雷电、云、虹、龙卷风、星宿等天象,经过多元容合而发明、展现的,具备长身,大口,大多有头、有角、有足、有鳞、有尾等形象特征,具有喜水、好飞、通天、善变、显灵、征瑞、示威等品性,和容合、福生、谐天、奋进等精神蕴涵的神物,其本质是中国人对宇宙力的感悟、认知、神化。经过至少八千年甚至上万年的演进和升华,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文化标志、信仰载体和情感纽带。海内外华人大都认同自己是人文意义上的龙的传人。
龙文化是与龙这个神物相关的一切文化的总称,包括龙的起源、流变、形象、考古、神话、传说、民俗、文学、艺术、传播,与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华文明、人类文明的关系,等等。
龙文化既是传统文化,也是时尚文化;既是物质文化,也是精神文化;既是民间文化,也是官方文化;既是中国文化,也是世界文化。龙文化全方位、全时态、全色彩地渗透、体现于中国人物质器用、习俗仪规、观念理论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龙文化对海峡两岸的统一,对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团结,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具有参与、助力、见证、标志、体现等积极的重要的作用。同时,龙文化亦能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和增益世界文明做出贡献。
对龙文化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学科进入。
对龙的传说故事的研究,远者可追溯至汉代的司马迁、刘向,近者有闻一多、袁珂等大师。从20世纪20年代至今,众多的学者们在研究龙文化时,对龙的传说故事都有程度不同的涉及。1986年2月,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民俗学家顾希佳编的《龙的传说》一书。该书16.5万字,收入龙的传说故事93篇,分为“龙子望娘”“降伏恶龙”“斗龙王”“龙女”“反抗龙”“龙状物”“近代龙”等9种类型。2001年5月,中国致公出版社出版了龙文化研究专家欧清煜编的《龙的故事》一书。该书18万字,收入龙的故事205篇。2012年12月,宁波出版社出版了周静书、施孝峰主编的《中华龙传说》。该书共71万字,分上下两册,收入龙的传说故事246篇。
我对龙的传说故事也研究多年,撰有《龙与民间故事》一书(已作为百万字大书《中华龙文化》中的一章)。我认为,龙的民间故事是人民群众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有关龙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有关龙的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龙的民间故事具有流传久远、分布广泛、品种齐全、内容丰富等特点。作为一种集体创作,在情节、主题、人物等方面,龙的民间故事有明显的类型化倾向。经过仔细梳理、分析,我将龙的民间故事分为“参与创世”“神化先祖”“造福众生”“喻指人杰”“比称帝王”“结缘佛道”“龙王龙子”“龙母龙子”“龙女尘缘”“昭示善恶”“流韵人间”“赋形山水”等12种类型,每种类型都含括少则成十个、多则数十个龙的故事。各类型故事之间,有互渗、交叉的情况。
我发现,每一种类型的龙的民间故事,都会给我们提供一些比较重要的认知。
如“神化先祖”:伏羲、炎帝、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是中华民族的创世纪英雄。这些英雄,大都有作为历史人物的实在依据,但更重要的是人文方面的意义:他们使一个民族有了可以引以为自豪的共同的文化始祖、共同的精神母题。而在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中,这些人文先祖,都与龙发生了这样那样的关系:伏羲以龙纪,炎帝秉龙兆,黄帝乘神龙,唐尧应赤龙、虞舜得龙图、夏禹是虬龙——这便构成了普天下所有的炎黄子孙、中华儿女大多称自己是“龙的传人”的“人文根据”——人文先祖崇龙、比龙、称龙,其后代自然是“龙的传人”。这样的根据,使中华民族有了共同的文化象征,共同的图徽标记。显然,龙的故事使人文先祖更加神奇,人文先祖籍龙的故事更具魅力。
如“比称帝王”:有关龙比称帝王的传说故事比较多,一些还进入了史籍。这是龙文化中的重要内容,生活在21世纪的人们,理应持严肃的、理性的态度,对其做认真的清理。但是,需要指出:1,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在帝制社会到来之前,中华先民已把龙发明、展现、崇拜了数千年。2,中国进入帝制社会之后,由于龙身上具备着通天、善变、显灵、征瑞、示威等神性,遂被帝王们看中,拿去做了自己的比附象征物。随着帝王从历史舞台退出,龙也就失去了象征帝王皇权的意义,遂以神物、吉祥物的面貌和身份,回到了劳动人民中间。3,即使在帝制社会,龙在象征帝王皇权的同时,也没有和劳动人民断绝关系。事实是宫廷有宫廷的龙,民间有民间的龙:帝王贵胄戴龙冠,穿龙袍,坐龙椅,乘龙辇,平民百姓属龙相,玩龙灯,划龙船,喝龙茶:两种龙尽管有交错、有互渗,却也同时并进了数千年。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龙既是帝王的象征,也是水利神、农业神、祖先神、民族神和吉祥神。这样的神物,古往今来一直承受着老百姓的敬祀,当然不会随着帝王的消亡而消亡,也不能因帝王用过就不能再用。4,帝王对龙的垄断,以元、明、清三朝为最,但也只是垄断了五爪龙纹,其他四爪、三爪龙纹并没有垄断;而对五爪龙纹的垄断,执行得也不严格,民间照样有五爪龙流行。5,龙作为帝王皇权的象征,对龙的地位的提升、影响力的扩大,从而成为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象征、标志,为世界各国所了解、认知,有正面作用。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龙已完成了它的当代转型,已随着中华民族前进的脚步,告别了皇权、保守和软弱,成为自觉自信、团结合力、适变图强、爱好和平、以天下人的幸福为幸福的新龙。在北京天安门城楼正面,1950年以来,“金龙和玺彩画”就衬托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2015年9月,中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了一件“和平尊”,该尊的顶部有龙饰,相关报道说,此龙饰,“象征守望和平”。
如“造福众生”:无论是作为司水、布雨的水利神、农业神,还是作为显灵、征瑞的祖先神、民族神,中华龙都以造福众生为根本使命。由此,造福众生便成为一种价值观和目的论,即中华龙的发明和展现,是以造福众生为目的的;如果不能造福众生,龙,龙文化,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造福众生的事情做得越多、程度越深、受众面越广,价值越大。“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等理念,与造福众生是同义词。中华龙大力倡导造福众生,是造福众生的文化。在龙的故事中,多有造福众生的善龙,也有一些祸害众生的恶龙。善龙是人们褒赞颂扬的对象,是龙族中正面的、居主导地位的力量。恶龙一般都会受到善龙的惩处,其祸害人间的行径,反衬出了善龙造福众生的可贵。
龙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形象神奇、功能多样、影响广远的文化,龙文化“容合、福生、谐天、奋进”的精髓,已渗融、体现在龙的故事中。
愿大家喜欢、讲好中华龙故事,践行、弘扬中华龙精神!
(2023年5月15日于加拿大枫华阁)
庞进 龙凤文化研究专家、作家。龙凤国际联合会主席、中华龙文化协会名誉主席、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安中华龙凤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华龙凤文化网(www.loongfeng.org)主编,西安日报社高级编辑。先后求学于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北大学,哲学学士、文学硕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1988年起从事龙凤文化研究,至今已发表相关论文、文章上千篇,出版《中国龙文化》《中国凤文化》《中国祥瑞》《中华龙凤民俗》《龙情凤韵》《灵树婆娑》等著作三十多种,获首届中国冰心散文奖、首届陕西民间文艺山花奖、西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八十多次。有“龙文化当代十杰”之誉。微信号pang_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