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节日内涵
我国的传统节日一般是在漫长的农耕时代形成的,又经过广泛的地域传播,往往包含了丰富的内涵,端午节也不例外。我们从它的起源和传承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端午的节日内涵丰厚而多彩。就其主体而言,主要有三大方面:
1.避邪祛病,祈求吉祥
端午是距二十四节气“夏至”最近的一个节日。这一时段,自然界阳气极盛,阴气始生,阴阳交织,猛兽躁动,病毒虫害兴起。上古先民通过长期的观查和体验,认为五月是“恶月”、“毒月”、“凶月”。五月初五更成为“恶月恶日”的开始,人们把端午作为病邪将要发生的前兆和先声,来警示世人,注意防病,主动避邪。这从自然界气候和物候上来认识,是有一定科学根据的。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指出:“五月芒种后,阳气始亏,阴匿将萌,暖气始盛,虫蠹并兴……”端午习俗中,民众在门前悬挂菖蒲剑、艾草旗,饮雄黄酒,沐兰浴及戴五丝线、挂驱五毒香袋,穿驱毒衣,在孩童额上画“王“字,用百兽之王“虎”来镇住蛇、蜈蚣、蝎子、蛤蟆、壁虎等五毒,都是体现了人们祛病避邪,祈求健康幸福的民间信仰。越谚有“菖蒲作剑斩八节之妖魔,艾叶为旗招四时之吉庆”。而端午、夏至期间,根据植物学原理,又正是中草药繁盛宜采之时,为预防农历六、七月疟疾、伤寒、霍乱等恶病泛滥,民间就开始采草药,制药剂,菖蒲、艾草等都是民间常用的中草药,故端午节又称“草药节”。这一季节,又是猛兽发情期,躁动不安,时常出没人间,伤人毁物。旧时民间就流行贴门神,如钟馗、张天师等画像,以防瘟神侵入,野兽毒蛇闯入,祈求平安吉祥。这些在当时历史自然条件下,也是人类一种正确的生存理想。正是借助这些民间民俗的信仰,千百年来巩固和强化了这一人类生存经验,端午节也因此得以生生不息,绵延传承。
2.和合相处,和谐团结
龙的精神,龙的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中华龙不是自然界实有的动物体,而是中国古老的多部族图腾的合成体。例如远古的蛇氏族十分强大,传说中创造人类的女娲就是蛇身人形。它兼并了牛图腾的氏族,却把牛图腾的部分加在蛇图腾上面,便成了长牛角的“蛇”,这就形成了最初的“龙”,殷商甲骨文的“龙”字就是这种形状。后来又逐步兼并整合了许多部族,因此中华龙的形象是:鬃是马图腾,脚是虎图腾,爪是鹰图腾,眼是兔图腾,鳞是鱼图腾等。历史上中华民族是如此兼容并蓄,和合相处,他们兼并了氏族地域,却尊重氏族的精神,整合氏族的文化,而没有因为自身的强大而毁灭别的部族信仰,而将它有机融合到民族的整体中,这正是多民族和谐团结的生动写照。龙是中华民族团结和谐的象征,突出地体现了民族的和合精神。端午民俗中的龙舟竞渡和龙舞,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齐心协力的和谐意义,当然也表现了奋力拼博、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这一节日内涵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这也是端午节俗之所以盛传不衰的源泉力量。
3.报国情怀,爱我中华
端午节在民间盛传祛病避邪和敬龙祀神及和衷共济的传统精神的源头下,因为加入了伍子胥、屈原等的“忠君报国”文化,就强化了爱国主义的主题。最初吴越地区以纪念伍子胥作为端午文化内涵,荆楚以纪念屈原为端午节日精神。据史料考证,最早把端午节与屈原联系起来的是东汉应劭的《风俗通》,文中说:“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又曰亦因屈原”。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才有完整的端午纪念屈原的传说。传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消息震惊了汨罗江两岸的百姓,人们纷纷驾舟抢先相救,或挽屈原忠魂,投竹筒米饭喂蛟龙,以防其吃屈原遗体。宋朝时朝廷追封屈原为“忠烈公”,确定端午节纪念屈原,由各地官府组织纪念活动。又因众多唐诗宋词的传诵,因而,缅怀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表达人们爱国情怀成为端午节的重要内涵。由此,划龙舟抛粽子等原始祀龙的习俗也赋予了纪念屈原的新涵义,挂香袋民俗也与屈原“佩兰”联系起来。应该说,端午的节日在传承祈求健康吉祥、和谐团结的源流上,增添了爱国情怀,使节日精神境界更高,节日影响更大,这是端午节日内涵的大提升。这得到了文天祥等历代民族脊梁式人物的强烈认同,在当今也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世界华人的民族向心力,为古老的端午节日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
端午的宁波渊源
端午节的产生,一方面和季节气候有很大的关系,另一方面也与地理人文环境有密切的联系。如端午节标志性食俗是吃粽子,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稻米和竹叶、竹壳、茭白叶等。稻米与竹主要产区在南方地区,而宁波7000年前河姆渡人就开始种植水稻,宁波也有大批的各种竹林。目前最早记录粽子的文献是晋代浙江人周处的《风土记》:“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周处一生主要在江南地区活动,熟悉江南的民俗。宁波一带端午裹粽子、挂菖蒲、结彩丝等风俗由来已久,民间歌谣唱:“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划,喜洋洋”。南宋名相宁波人史浩曾在咏家乡端午节的词《花心动》中就描述过:“槐夏荫浓,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菖蜀欠碎琼,角黍(粽子)堆金,又赏一年佳节。宝觥交欢殷勤愿,把玉腕、彩丝双结。最好是,龙舟竞夺,锦标方彻……”从中可见800多年前宁波端午的盛况。如今宁波的慈城等地端午节活动十分红火,家家户户挂菖蒲剑,插艾旗,贴门神,还有热闹的端午庙会。宁波许多社区也盛行端午风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的北仑芝兰社区每年搞多民族端午大联欢,各个民族风情异彩纷呈。
端午节活动的突出标志是龙舟竞渡。宁波地处东南沿海,江河纵横,海岸绵长,是古越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先民就有崇拜龙的信仰,祭祀龙的习俗,“断发纹身”,就是表示自己部族是龙的子孙。至今宁波仍在沿用的许多古老的地名与“龙”图腾密切相关,如云龙、龙观、龙山、龙泉山、跃龙山、五龙潭、九龙湖、九龙墟、龙王堂等。直至现在宁波人仍喜欢给自己的孩子取名带“龙”字。宁波是中国“龙舟竞渡”的发祥地之一,河姆渡遗址和田螺山遗址的史前文化证明,早在5000年至7000年前,就有了独木舟和木桨。而中国龙舟最初原形是单木舟上雕刻龙形的独木舟,后来发展为木板制作的龙形船。“羽人竞渡”发源于宁波一带。至今专家公认的中国最早的“龙舟竞渡”的图形,发现于鄞州区云龙镇甲村,1976年出土了国家一级文物战国时期的斧形铜钺,器物上雕刻着“羽人竞渡”的画面,图案生动清晰。这器物是古代部族权力的象征,曾被作为中国申办奥运会的竞技体育历史悠久的理由之一,并在北京亚运会、奥运会期间专调北京展示。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中指出:古代的越民族是以龙为图腾的,为表示他们是“龙子”的身份,借以巩固本身的被保护权。他们不仅有“断发纹身”的风俗,而且每年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举行盛大的图腾祭。抛竹筒食物,划龙舟祭龙,其中便有类似今日竞渡的游戏,这便是端午习俗的由来。闻先生的这段论述,最好的证明就是宁波出土的铜钺“羽人竞渡”。如今“龙舟之乡”鄞州云龙的端午龙舟竞渡风俗仍然十分兴旺,村村有“龙舟”,企业出龙舟,端午当日,龙舟竞发,鼓声喧天,河江两岸百姓蜂拥,呼声如潮。云龙的农民龙舟队又是省内的冠军队,并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龙舟比赛并获奖。宁波东钱湖已举办了十届国际龙舟邀请赛,在海内外渐有名声。
我们再从宁波民间艺术方面来考察,余姚的民间舞蹈“犴舞”,可追溯到秦代,也是源自对龙的原始崇拜,“龙生九子”,狴犴是其一。犴舞实际就是龙舞的早期形态。龙舞是宁波民间兴盛不衰的传统表演项目。其中奉化布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鄞州横溪大岙“龙舞”和奉化布龙均在全国比赛中获过大奖,镇海的民间艺术表演《九龙柱》和后大街道社区的《镇海龙鼓》均获得了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
综上所述,从端午粽子的产生、龙舟竞渡的发源和原始龙舞的传承等多项端午的标志性民俗呈现,我们可以自豪而自信地认为,宁波的端午风俗源远流长,是中国端午节最有代表性的传统节俗地域,是中国端午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国家级专题片《我们的节日—端午节》特别节日在宁波成功拍摄,正是体现了历史节日文化与现代城市文明的交相辉映。摄影 龚国荣
(本文来源:宁波网-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