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内容:大沽龙灯饱含着沽口百姓向往太平、祈盼吉祥、保佑平安的美好愿望传承了100多年,也曾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与大沽口一同繁花着锦。只是,随着大沽地区居民的搬迁和龙灯队队员“大龄化”,大沽龙灯的未来犹如雾里看花。
渔业文化衍生舞龙活动
铿锵有力的鼓点打响,一条30多米长的飞龙盘旋翻腾,追随着队伍最前端的龙球,整条龙如同被赋予了神力。一个蛟龙出海,引来阵阵喝彩,紧接着再来个腾空飞跃,飞龙又化身为兽中之王,猛虎下山气度非凡。
“舞龙时最过瘾的就是一个‘活’使出来,观众们立马叫出‘好’来,顿时每个人都热血沸腾。”别看已经73岁了,路祥说起话来仍旧中气十足,舞龙舞了大半辈子,他对大沽龙灯的感情一言难尽。“从当年的‘童子龙’舞成了古稀老人,其中的快乐与辛酸足以写成一本书。”
路祥回忆说,大沽龙灯的创始人是一位姓孙的老人,大约在19世纪末,孙师傅结合大沽当地渔文化,由舞狮活动衍生出舞龙,成为冬季渔闲时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上世纪二十年代居住在潮音寺附近的李树清是大沽龙灯的第二代传人,也是大沽龙灯发展的关键人物。“李树清是我的师傅,如果在世的话今年110岁了。”
李树清自幼领悟了燕青门武术的精髓,一招一式都有板有眼,在他的训练下龙灯队远近闻名。队员都是由十七八岁的少年组成,个个都有武术功底,步伐灵活、表演逼真,被誉为“童子龙灯”。后来由于战争,李树清的龙灯队曾处于解散的边缘。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大沽龙灯再度回到人们的生活中。每年阴历二月十九潮音寺庙会这天,大沽龙灯都会准时出现,坊间更有“无龙不成会”之说。在李树清的努力下,大沽龙灯在表演技法上有了突破,更开创了由龙体拼字的表演形式,“风调雨顺”、“连年有余”这类吉祥喜庆的祝愿,总会将表演推向高潮。
童子龙灯面临“老”问题
作为大沽龙灯第三代传人,路祥谈起自己与龙灯队的故事也如数家珍。“李树清家和我家是街坊,我和他侄子还是小学同学,放了学总爱往师傅家跑,就为了跟他学几招拳法。去玩时总赶上他们舞龙,一来二去师傅把活泼好动的我选进了队中。1955年我18岁,参加国庆节展演,就在现在天碱俱乐部对面的广场上,那是我第一次在公众面前亮相。虽然上场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可把我紧张坏了,汗止不住地流,生怕做不好动作拖了全队的后腿。观众们太热情了,叫好声此起彼伏,我也很激动,动作也越做越带劲儿。”
有了好的开始,路祥舞龙舞得如痴如醉。“看舞龙,是看龙的精神、力量和喜庆。这些都要通过舞龙人表现出来,所以队员的精气神显得尤为重要。不管私底下如何说笑打闹,只要一换上服装拿起龙,马上像变了个人一样,庄严而神圣。龙也被赋予了神力,成为能给人们带来幸福的使者。鼓声响起,龙缓缓启动,随着鼓点轻重快慢缓急的调整,龙如同在云雾中穿梭,在水中畅游,在运动中与鼓韵鼓拍相配合,这就是舞龙的十二字真谛——“激情振奋龙飞舞,龙运调整鼓”,通过鼓韵的变换展示出龙的真性情,更多的人由此领悟到了龙文化的魅力。
抄、倒、钻、摆、缠、翻、脱,是舞龙的7个基本姿势。抄,如同龙跃出水面,需要破茧而出的气势;脱,是在与海浪搏斗脱颖而出,如同经历了一场蜕变一般。别看说起来简单,没膀子力气可根本舞不起来。每节龙体约重七八斤,舞起来之后虎虎生风,连大小伙子舞完全程15分钟都几乎不可能,更何况队中绝大多数是五六十岁的老人。
“平均年龄偏大,是大沽龙灯队不得不面对的实际困难。”史训友就是队中的一名“老队员”,说是老队员不仅因为他在1997年队伍组建之初就加入了,还因为他今年已经61岁,也是队中的中坚力量。当年号称“海下飞龙一条 大沽童子龙灯”的队伍,如今已面临发展的瓶颈,这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是一支自发组织起来的演出队,能齐心协力走过13年实在不容易。”史训友告诉记者,从组队时起,大到画图制龙,小到外出展演喝水吃饭,大事小情全靠队友们齐心协力共渡难关。“我们现有3条龙,长度分别是33米、39米、45米,是当年制龙的老艺人李金柱还在世时,队员们一起亲手绘制的,草图、绘制、上色、剪裁、缝制,两张龙皮全队40多个人外带家属忙活了4个多月。”
“大伙儿是队友也是街坊,还有很多是亲戚,都是亲上加亲的关系。由于很多人搬离大沽地区,现在想聚齐了都不容易。每年阴历二月十九的潮音寺庙会,成了大家团聚的好机会,赶上上班的时候,队员请假也要来舞龙,那天过得简直比年三十都过瘾。”路祥告诉记者,最漂亮的就是晚上耍龙,各个部位都有“机关”。龙体里有灯,动态的灯光让人产生错觉,犹如灯带穿梭夜空中。龙球里放有燃料,抖起来后会有火从球中喷出,堪称一绝。另有礼花藏在龙头里,龙球喷出的火焰点燃烟花,绚烂的光芒从龙头喷出,至少能持续4分钟。“这么好的节目,一年只演一次可惜了,我们都盼着大沽龙灯能走出大沽、走出塘沽、走出天津,让更多的人欣赏到这门艺术。”
年轻人也情有独钟
虽然大沽龙灯传播的范围有限,但也有年轻一辈对它情有独钟。30岁的史纯利从17岁开始进入龙灯队,一直担任“二节”的位置。“二节是与龙头相连的部分,整条龙比较重,在甩龙头的时候,需要二节带动后面的部分快速跟进,如果其他位置缺人,我也都能顶替,但是龙球和龙头除外。”史纯利说,龙球是整条龙的指挥官,负责发号施令,而龙头又是体现龙精气神的关键部位,这两个部分都需要有武术功底才能舞出神韵,尽管他是足球运动员出身,但没有经过“科班训练”,体力再好也不行。
“队里和我差不多大的还有几个人,但大部分都是老师傅,经验十分丰富,不过我们也有自己的特长。”年轻人给队伍注入了新的思维方式,在排练中也派上了大用场。“组字是大沽龙灯的一大亮点,在编排过程中,我们想到用扑克牌1-9号代替场上的9名队员,用牌演示如何变队形,这一招就获得了老师傅的首肯。”说到龙灯队的未来,史纯利希望大沽龙灯能像其他滨海文化一样被推销,“多些展示的机会,传承祖宗留下的文化”。
“头两次我还上场呢,上周教课时,就觉得体力跟不上了。”路祥说的教课是目前他能想到的,将大沽龙灯推广出去的办法。塘沽消防临港中队将大沽龙灯列为中队的特色活动,3年多的时间里,近百名消防队员成为路祥的得意门生。
来自重庆的消防战士蒋培从小学过武术,成为龙球的最好人选。对自己亲传的弟子,路祥自然不遗余力悉心栽培,现在蒋培的龙球舞得备受夸赞。中队负责人刘亮表示,他自己也是大沽龙灯的爱好者,“舞龙的过程中,整个人都气宇轩昂气势恢弘,战士们也都热爱这项运动。”
“我希望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消防队员,能把大沽龙灯带到各个省市,告诉身边的人在塘沽有这样一门艺术。”路祥的心中满怀希望。(记者 张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