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余古文物亮相

www.jinghua.cn 2010-07-30 京华时报 记者: 张然 逛逛社区  

 

昨天上午,“考古中华”大型考古展在首博开展。展览展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60年来,前后四代数百位考古学家历经风雨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所展出的400余件文物中,70%的内容为首次向公众展出。其中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的考古成果表明,中华文明形成起点可从现在的公元前3700年左右推前500年,到公元前4200年左右。

龙形器

这件绿松石龙形器于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出土,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的绿松石片组合而成,碧绿光亮。绿松石龙长64.5厘米,龙首部较大,眼为梭形,眼眶内另嵌绿松石为眼角,以弧凸面的圆饼形白玉为睛,形象而有神。专家介绍,其年代为公元前1700年前后,约为我国古史中的夏代中后期。

专家表示,中国古代龙文化遗存,种类繁多。缺的仅是商代之前、陶寺文化之后的夏时期的龙文化遗存。二里头文化绿松石龙形器以及一批龙文化遗存的发现与辨识,填补了这个缺环,使得中国龙文化遗存从公元前4000年前后至现今的连续发展演变的线索得以揭示。

陶寺文字扁壶

首次亮相的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文字扁壶在展览中颇受关注。该扁壶距今约4000年,鼓凸面一侧朱书“文”字,在扁平的另一面亦朱书一字,但目前尚未确认为何字。有专家认为,殷墟甲骨卜辞中已见“文”字,陶寺遗址出土扁壶上的“文”字,与之相差无几。殷墟甲骨文是较为成熟的汉字文字系统,陶寺扁壶上的“文”字,证明甲骨文早在商代以前就有很长时间的发展史。

绿松石铜牌饰

有关专家介绍,被称为夏都遗址的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曾出土几件绿松石铜牌饰,其中以1981年发掘的这件最为精致。这件绿松石铜牌饰距今3000多年,平面呈长圆形,长14.2厘米、宽9.8厘米。铜牌的正面由许多不同形状的绿松石片粘嵌排列成兽面纹。专家介绍,以往对这种绿松石铜牌饰的兽面纹含义,没有识别其真面目,直至2004年在二里头遗址新发现确认了绿松石龙形器之后,才恍然大悟,这种绿松石铜牌饰的使用方式与其基本相同,都是与铜铃配套使用,佩戴在墓主人身上。

有打孔痕迹的头骨

本次展览展出了3颗特殊的人类头骨。它们分别出土于黑龙江(春秋战国)、青海(齐家文化时期)和新疆(春秋晚期)。三颗头骨共同的特点是头骨上面都有打孔的痕迹。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相关专家张君介绍,全国目前考古出土的类似人头骨大约30余颗,学术上将此称为开颅术。经过研究,部分孔洞为生前所钻,部分为死后所钻。钻孔的动机可能是一种医疗手法,也可能是一种巫术。此外,目前发现的尸体肢解后埋葬、俯身葬等现象均无统一解释。许多考古谜团尚待破解,为展览增添了神秘色彩。

■考古故事

4000年前地震遗址闪现大爱

青海省东部民河喇家遗址的考古发现了距今4000多年前,该地发生的一场地震灾难。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人员介绍,由于灾难发生得很突然,地震后又发生山洪等地质灾害,整个村子被埋。考古发掘中,灾难发生瞬间的原状呈现在考古队员面前,而此间的大爱也感动了每一个人。一处发掘出来的房屋中,靠近房门的地方,一名成年男子俯身趴着,身下护着两个儿童。“考古的时候,我们似乎能够看到,房屋剧烈的摇晃中,男子希望带着孩子冲出门去。但是这一瞬间,灾难发生了,无奈之下,他选择趴下保护孩子。”屋内还有一些人,也都遇难,本次展览展出了相关图片。

文/本报记者张然图/本报记者胡雪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