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12生肖中,唯独“龙”这种动物是全凭想象、无从考证的神秘存在;以12生肖命名的年份中,也唯独龙年,是唯一能够引起人们莫名兴奋和重视的年份;而以“龙的传人”自喻的中国人,更是希望在龙年里,能龙骧虎步、飞龙在天。从2000年的庚辰龙到2012年的壬辰龙,转瞬一轮回。这条穿梭于时光云彩的祥“龙”,现在又一次昂然挺立于面前,凝视着我们……
神秘的龙之源
说来奇怪,龙这种怪物,无一人见识过它的庐山真面目,却无人不知它的形象。据《尔雅翼·释鱼》说: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真是神奇的龙,综合多样特征的它是阳性的象征,是东方的代表,寓意着朝阳和新春。无论是“传说禹物自身是龙”、“共工人面蛇身”,还是“祝融是火龙”、“黄帝也是龙”的神话传说,都意味着古代中国都以龙为尊。
但龙是有着初始的形象的。辽宁阜新查海石块龙、河南濮阳西水坡蚌壳龙、内蒙古三星他拉玉龙,即是公认的3种龙的形象。20世纪80年代,考古人员又在红山文化玉器中辨认出龙的新形象,终于提出了龙的起源与辽河流域有关的论据。随之发掘的仰韶文化墓地、湖北黄梅县焦墩的大溪文化遗址内,虽然不同程度地发现了早于红山文化的摆塑龙,但在辽西地区的史前文化中,也存在着成系列、类型多的早于红山文化的龙形象。看来,说起龙的起源,辽河流域独占鳌头。
但据种种史料记载,龙早期的原型其实是蛇。因为先民们从事畜牧或耕作,在原野上最常遇见也最畏惧的爬虫,就是蛇。蛇是世界上许多民族曾经和依然存在的信仰崇拜物,先民们崇拜的,是蛇那旺盛的生命力。“长虫过道,大雨来到”的民谚,则体现了先民们认为蛇能通天地、预示雨天的认识。
多元的龙图腾
今天的我们,该如何思考龙?
闻一多先生曾在《伏羲考》里写道:“龙是一种图腾,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而成的一种综合体。”循着历史上保存下来的各种有关龙图腾的文物和图文资料这一线索,我们便会清晰地看到中国上下5000年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
夏商周至春秋战国,原始的龙图腾仍旧保持着爬行动物的特点。
战国到唐代,因为统一国家的出现,以及盛世的到来,原始龙图腾体态逐渐呈现S形。就像汉画砖上的青龙,龙头高举、引颈长啸。而宋以后,龙图腾的形态则变得蜿蜒多姿,通体华美,展现的是一种威仪姿态,艺术审美价值更是彰显得淋漓尽致。
尽管岁月抹去了一段又一段的沧桑,却也翻开了一页接一页的盛典,而唯独龙的图腾,历经千年,亘古流传。更为确切的说,岁月留下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包容与和谐。
龙图腾的糅合,是全民族审美的选择和心灵认同的结果。它的每一部分,都蕴藏着一个民族过去的和心灵的秘密。闪烁其间的民族灵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也是问题的答案所在。
美丽的龙梦想
在龙身上,我们又寄托了怎样的梦想?
“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物之至灵者也。”变幻莫测、无所不能的龙,构成了华夏古老民族的思想意识和文化特色。于此产生的各式龙的传说,或口口相传,或留于纸墨,流传千年。
能像龙一般长寿,从古至今都是中国人的美好愿景。从《黄帝内经》到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无不体现着中国人对生命的不屈不挠的追求。
能像龙一般勇于征服自然,也是中国人的美好向往。从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话中,我们的先辈们明白了只有征服自然,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从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国人羡慕龙,更在于它的自强不息。因为龙在挫折、失败后仍翱翔在云天,高高在上的姿态,如同中华民族虽饱经患难,却仍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般。中国人明白,一个人只有志存高远才会有大的发展,只有自强不息,才会真正通达顺利。自强不息这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这便是龙的传奇,龙给予我们的梦想。在未来漫长的岁月里,中国人仍会循着龙之梦,努力前行。
龙传人的担当
中国人爱龙、敬龙,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龙。于民俗:二月二,龙抬头;端午节赛龙舟;龙灯舞狮闹元宵;六月六晒龙袍等传统习俗一直贯穿着我们的生活;于艺术:北京北海九龙壁有635条龙,天安门上有2600条龙,故宫太和殿有12654条龙,一对华表上的龙,更是以其精美的造型和飞动的气势,向世界展示着无比雄奇的风采;于文学:英雄争斗曰“龙虎斗”,英雄失势是“龙困浅水”,英姿威武则是“龙骧虎步”,生下贵子,最大的心愿即是“望子成龙”。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龙的尊严和高贵,衍化出自尊自爱的民族自豪感,它无所畏惧的王者气概,同样造就了我们的“龙马精神”。龙,已成为华夏儿女心中萦绕不息的情节,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龙的传人。
但作为龙的传人,我们又该负起怎样的担当?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中国现在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教育家陶行知的话语音犹在耳。这种中华民族具有的强烈“本根”意识,使得我们无论身处何地,都会以自己是一个龙的传人而感到自豪和骄傲。远有牧羊的苏武,近有从美归国的钱学森,无数游子历经艰辛曲折,就是为落叶归根。因为龙的精神在每一个华夏儿女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它是以社稷为重、群体为重的爱国情怀;它是以民为本、以仁为本的德治精神;它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世界心胸;它是淡泊明志、好学重教的高远境界;它更是清正廉洁、克勤克俭的智慧之心。它是历史积淀的选择,更是华夏儿女的共同选择。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龙年龙味
一
时间意义上的农历春节还在路上,但那种被称为“年”的生活方式,已经在无数种私人期待中渐渐开启。关于“年味儿”,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它或许是形容词:自古以来,人们对“年”有一种盛情,过年过年,重在一个“过”字,道道工序都马虎不得。然而,也正是这些带着浓浓乡音的老讲究,让老百姓的日子有了郑重的仪式感,咂摸出一股甜味儿。透过在街转角遇见的一串串腊鱼腊肉,土灶里冒出的腾腾热气,以及吸足了冬日阳光后略带糊香的新衣新被,你还可以嗅她的芬芳。
它也可以是动词:年的意味,藏在大街小巷张牙舞爪的龙形灯饰里,藏在五彩缤纷的糖果包装纸里,也藏在寄托着深深祝福的民间手工艺活儿里。人们不假思索地参与到买灯笼、置年货、写春联这些习以为常的中国传统年文化的“热身活动”中,点睛之笔当然还是除夕夜远方归游子推开家门的一刹那——这时,窗外大朵大朵的雪花,桌上热气腾腾的饺子,荧屏里锣鼓喧天的春晚,还有那积蓄了一整年的思念,也就找到了宣泄和安放的通道。
再没有比它更能体现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底蕴深厚的传统生活方式了:春节至,民俗兴。纵观浙江各地举办的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不管是舞龙、祭祖、贴窗花,还是剪纸、社戏、看花灯,一切对生活、对未来的理想都在这个时刻迸发出来,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平安喜乐”。
二
过大年,除旧岁,固然,一切都是新的好。唯有过年的气氛、习俗,却是旧的好,且越是乡土越是醇厚,越是原生态越显权威。对,要的就是那个“年味儿”。而重新温习过年的“规矩”,还得请老人们出来讲故事——
譬如86岁高龄的温州乐清市细纹刻纸工艺美术大师林邦栋。
一张纸,落在孩子手中,可以填充丰富的色彩;在姑娘的巧手下,可以成为喜庆的窗花;而林邦栋更神,那双翻飞在红纸屑中的手能在一寸见方的纸面上刻出50道细腻线条,幻化出令人叫绝的魔力。
乐清的细纹刻纸与南宋的龙船灯相辅而生。由于装饰元宵龙船灯的需要,民间艺人逐渐以刻代剪,使作品的刀法更精妙入微,形成了玲珑剔透的艺术风格,它还有一个美丽的别名——“龙船花”。当地的剪纸风俗极盛,每年正月元宵更臻高潮,林老告诉我们,关于此还有一个传说:明洪武十三年间,海上倭寇频频犯境。一日,又有倭寇数十人上岸行凶,烧杀抢掠无恶不做,百姓奋起抵抗,战斗中,36名勇士壮烈牺牲。以后,每年的春节、元宵节前后,人们都要为他们制作精美的龙船,以示纪念。
在林家200来平方米的屋内,墙上挂的、桌上摆的、地上放的和柜里藏的,全是题材、色彩、尺寸各异的作品,不下几百幅。如今,林老的儿子林顺奎、孙女婿黄孟也加入到这份事业中,成为细纹刻纸的第五、第六代传承人。老人年事已高,轻易不“出手”,但只要一提刀刻花,仍然手不颤,气不乱,刀刀入微,丝丝相扣。即将到来的农历新年激起了他的创作欲望,这些天,他一口气刻了好几幅以“龙”为主题的小作品。“龙船花遇上龙年,12年等一回,多应景!”老人的笑容里,仿佛看到了细纹刻纸的未来之路。
三
又比如68岁的慈溪市坎墩姚剧团团长周忠强。
在周忠强的记忆里,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甚至到二月二龙抬头,每年的农历新年就在淳朴优美的唱腔中,节奏明快的锣鼓中,台下观众的叫好声中,“咿咿呀呀”地过去了。自打18岁入了行,从过去的堂会、庙会到现在的送戏下乡、老戏新唱,“姚滩”第4代传人周忠强吃“百家饭”过年的方式一直没变——“因为姚剧是‘土生土长’的,是真正属于慈溪老百姓的。”
“过去演出,大伙挑担的挑担,背袋的背袋,搭台也是4只稻桶扛扛拢,卸下几块门板一搁就上。”周忠强说,“现在,演员服装、舞台布景、音响乐队等‘行头’一应俱全,演出条件好了,演戏也不再是为了谋生,而是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近年来,在有着“姚剧发祥地”之称的坎墩,一个个民间剧团如雨后春笋般诞生,使有着250多年历史的姚北滩簧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就拿成立最早的坎墩姚剧团来说,其实更像是一个“戏曲沙龙”:团里28位演员都是业余戏曲爱好者,年龄最大的近70岁,最小的28岁,他们中既有企业老板、工厂工人,也有手工业者、家庭主妇等等,每逢一三五就来参加排练,外出演出时不仅没有收入还影响本职工作,但,“往台上一站,五六百人一鼓掌,大家的戏瘾就上来了。”
在周忠强的戏本里,除了《庵堂落发》、《打窗楼》、《十不许》等十几个经典传统老戏,还有不少团员们自编的现代剧目,以农民的日常生活、家庭的说教故事为题材,注入了新时代新风尚的气息,上演后受到中青年观众的喜爱。如此一来,姚剧在坎墩也进入了长盛不衰的良性循环中。
四
再比如,湖州德清县钟管镇东舍墩村的娄金莲。
“三月天气暖洋洋,家家户户搭蚕棚,蚕花娘娘两边立,聚宝盆一只贴中央……”今年已经70岁的娄金莲,仍然能够极富感染力地、原汁原味地唱出这首在民间流传已久的《扫蚕花地》。但,整个湖州能够完整表演这首江南蚕花谣的,仅有她和弟子杨佳英了。
娄金莲蚕歌唱得好,养蚕也是一把好手,如今,德清的“扫蚕花地”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民间小歌舞,作为省级劳模与省级非遗传承人的娄金莲也继续奔走在群众文化表演的舞台上。“这是我的老师,滩簧著名艺人杨筱天教我的,我要把这个民间曲艺代代相传。”娄金莲说。
旧时,蚕农为了祈求蚕桑生产丰收,在每年的春节、元宵、清明期间,都要把艺人请到自己家里养蚕的场所,举行隆重的“扫蚕花地”仪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有表演,男女老少都赶着凑热闹,如同今天的“追星族”。
随着一阵清脆亮爽的锣鼓声响,身穿大红袄、脚踩花鞋的娄金莲就登场了——为什么头发上还要插一根白色的大鹅毛?“因为蚕宝宝小啊,不能用其它东西来拨弄,只能用鹅毛轻轻来掸。”娄金莲笑着解释。
每逢岁末年初,德清的很多风俗都和蚕桑丝绸生产有关,其中最热闹的当数“烧田蚕”、“点蚕花灯”和“呼蚕花”。大年三十或者元宵节的晚上,蚕农们用丝绵把竹子、芦苇和树枝等缠成火把,点燃后浩浩荡荡地开赴田野,边高喊“火把甩向南,今年养得好龙蚕”等祝辞,场面十分壮观。火把点燃了田间的枯草,火烧得越旺,也预示着来年的田蚕有好收成。
“点蚕花灯”和“呼蚕花”也是除夕晚上的“功课”——“吃完年夜饭,小孩子们点燃花灯在田间地头奔跑嬉戏,嘴里唱着祝愿田蚕丰收的童谣:‘白米落伢田里来,搭个蚕花娘子一道来。落伢囤里千万斤,落伢蚕花廿四分……’,一直要闹到深夜才回家。”这些年俗和歌谣,娄金莲件件都亲身做过、唱过,自然难忘。
五
还有,79岁的海宁皮影戏老艺人徐二男。
继青瓷、篆刻、丝织、刻纸、廊桥世遗五花盛开浙江之后,2011年11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把中国皮影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海宁皮影戏”作为“中国皮影戏”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式入选世遗。一时间,媒体和游客蜂拥而至,位于海宁盐官观潮景区的皮影戏馆迎来了从未有过的热闹。人们追溯皮影戏的踪迹,才发现,在每年热热闹闹的海宁元宵硖石灯会上,皮影戏早就是常客。只不过,同为非遗,硖石灯彩的传承保护情况要好得多,而皮影戏却在踟蹰中顶着一个曾经的光环,声色渐淡。
其实,皮影戏在海宁已经唱了800多年。
影影绰绰,如梦似幻。或许因为一个“影”字,于是有了太多纷繁的传说。关于皮影戏的起源,相传始于殷商时代,也有人说出现于唐玄宗时,因为唐玄宗喜爱戏剧和美术,而皮影戏和这两样都沾边。但可以确定的是,皮影戏在北宋和南宋交替时有了地域分界,据《武林旧事》记载,南宋临安的“绘革社”,对皮影道具不重雕刻而重彩绘,这也正是如今海宁皮影影偶的特点之一。
一双巧手调动千军万马,两根竹竿表尽喜怒哀乐。徐二男年幼时,皮影戏在海宁地区十分盛行,逢年过节、嫁娶宴客、喜庆丰收、添丁祝寿等,都要请皮影戏班来唱上几出好戏。据说,当年徐家班有一大箱的皮影人物—— 1500多个身子和180多个头像,而徐二男肚子里还藏着248出流传千年的皮影戏,词曲都记得清清爽爽。
皮影艺人走村串户,挑着箱子,扛着木架子,在农家的晒谷场上搭起门台、摆上方桌,用架子支起块幕布,上手的皮影艺人躲在幕后,一边操纵皮影,一边用方言说唱,打下手的艺人则在一旁用锣、鼓、板等打击乐器营造出热闹气氛,配合默契。“东家通常不点剧目,全凭我们自己演,所以我们私底下得先打听好,如果是因为刚经历过火灾请戏班压惊,那就演水戏‘讨口彩’,比如《水漫金山》等;如果是小孩过生日,那就演《养子得宝》、《儿孙福》……总之,演吉庆、热闹的戏是没错的。”徐二男说。
目前,海宁市已通过了“皮影戏传统剧目录音录像保护工程”和“皮影艺术保护五年计划”,作为皮影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也是海盐周边能全套操作皮影的两位老艺人之一,徐二男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他却觉得终于等来了皮影戏的春天:“能尽一点力,把这项民间艺术传承下去,不觉得累。”
六
年,象征着大自然季节更迭周期之始。它是生机勃勃、热热闹闹,是告别过去、面向未来,也是满怀希望和坚持的。其实,“年味儿”并不仅仅指物质的丰盛,它是一条绵延了几千年的长河,不断吸纳着各条民间文化的支流,象征着精神、情感的浓郁与富足。从这个角度来看,农历新年不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大的“非遗”瑰宝吗?幸甚,它的传承人,遍布全世界。
龙舞浙江
藏龙盘龙,民间瑞兆。在龙年即将到来的时候,我们跟随非遗专家王淼沿着龙的足迹,去探访已成功入选国遗、省遗的30条“非遗龙”……
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古往今来,舞龙灯成了人们寄托祝福和贺年庆典的一项传统活动,同时也表达对来年的美好愿望——长兴百叶龙、奉化布龙、坎门花龙……这些别具特色、富有创造性的浙江龙,生龙活虎地翻飞在世界的舞台上。
接龙好生活
流光溢彩的巨龙,时而游龙嬉水,排成一字长蛇阵;时而蛟龙出海,山呼海啸般飞旋于村头街巷。在空旷处转动打圆圈,随龙珠顾盼,伴随锣、鼓、钹声,热闹非凡。
“分布于温州龙湾区宁村的拼字龙,属我省品种繁杂的龙舞中的稀有品种。”王淼解释,其外观特点为龙头、龙尾与龙身分开,龙身各节则以绸缎制作的龙衣相连;表演中,除了能完成龙舞的一般动作套路外,还能以龙身为主拼出“天下太平”、“上元大吉”、“五谷丰登”等字样。据当地数位百岁老人的回忆,他们祖父辈在世时即有拼字龙。因龙湾旧属永嘉,结合考证《永嘉县志》,拼字龙应在清朝康熙年间就已经存在了。
村民们说,“制作一条完整的龙灯,一名熟练的艺人至少要花上4至5天时间。龙身为篾骨,用布连接,头饰龙形、尾饰龙尾、身在布上画龙鳞,龙珠球形红色,上有铃铛、送宝柜、旗幡、高灯等。龙灯内装烛灯,龙头前有龙珠舞动,龙为抢龙珠上下翻滚,在滚动中拼成吉利的字眼。”
拼字龙灯舞的艺术特色得益于它的独特结构。龙头、龙尾与龙身分开,各自成一节。龙身一般为9档,由30米长的遍布鳞甲彩布连成。1人舞龙头,1人舞龙尾,9人舞龙身,巧妙设计并利用龙头、龙尾与龙身各部分,中间九节相连,这种头尾分离的结构,突破了各地龙舞中“一条龙”拖头带尾的拘泥与累赘,在“力度”、“速度”、“幅度”上为拼字龙灯舞的表演提供了与众不同的优势。郑祥福老师说:“龙头、龙尾各自分离,不和龙身连在一起,是为了拼字需要。”
正在排练的村民们说,“龙身节与节之间的距离很有讲究,节与节之间一般为3.5米,中间二节较长为4.5米,间距长短这样安排,是为了舞蹈时穿插拼字时不受牵扯。在表演中,我们除能完成龙舞的一般动作套路外,还以龙身中间二节间的距离较其它几节间距大的特点,拼出24个吉祥字形。拼字龙灯舞正是在翻腾滚舞中灵活地拼凑出一个个惟妙惟肖的字来,生动地体现了“神龙呈祥”的瑞兆,带给人们祝福和祈祷,表达了人们对太平生活的追求和期望。
异彩纷呈的表演形式让拼字龙灯舞,不仅在外形上讲究威风凛凛的形象,更在舞蹈的表情、节奏、构图上活灵活现地追求奋发刚健、威灵显赫的神韵。尤其是独创运用龙灯的舞蹈构图去展现“天下太平”等字体的造型,以别开生面的舞蹈突出了龙文化“驱灾赐福”的永恒主题,表达了中华民族追求太平吉利的美好愿望。拼字龙灯舞这种“舞龙显字”的独特构思,成为全国众多龙舞中的一大亮点。
作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徐玉锦和郑祥福从10岁开始舞龙,与拼字龙灯舞有着解不开的情缘。现在村里的拼字龙灯舞已有红、黄、蓝、绿、黑5种颜色。每逢重大节庆活动,总有拼字龙灯舞表演者的身影。中央电视台7套《乡土》栏目采访报道播出的《拼字龙灯一家亲》,为观众展现了一个与拼字龙灯舞有关的故事。
龙舞新天地
在强烈的舞蹈节奏和雄伟磅礴的气势下,化龙灯以小花灯的形式上场了,串花灯表演之后,九盏荷花灯与一只花篮灯、一盏鲤鱼灯首尾相连,一跃而起“化”为一条彩龙。
瞬间花灯瞬间龙,艺术传承200年。一提起化龙灯,安吉昆铜乡上舍村的村民总是满脸的自豪。“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化龙灯就是咱们昆铜的文化魂。”乡文化宣传中心的舒畅兴奋地说。
化龙灯根据安吉史志记载又称花龙灯,它以花变龙的制作艺术别具一格,因此后来谐音叫化龙灯。根据上舍村当地群众祖祖辈辈口口相传和有关文字记载,昆铜上舍化龙灯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据传,其是由当地民间一朱姓老人根据当时庙会、灯会的表演形式,制作一系列花灯而组成化龙灯的雏形。后来经过不断地改进和演化,加上龙本身蕴含的吉祥、尊贵之意,逐渐演变为村中逢年过节和喜庆之时必演的一个传统节目。村中科考捷报传来,莫不以舞龙相庆,寓“金榜题名”、“跃上龙门”之意;过年舞龙庆贺来年风调雨顺、祥光普照、五谷丰登。
到清朝道光年间,上舍民间艺人杨九林对花龙灯的道具在工艺上进行了改革,在舞蹈的“变”字上也下了功夫,使每一种花灯都具有两种形象,并改名为化龙灯,一时声名远扬。上舍村的老人们回忆,原先的化龙灯只是一般的民间舞龙,特色不是很明显,对观众的吸引力也不大,而发展到现在可谓“活力四射、魅力十足”。
近10多年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和情趣不断提升,上舍化龙灯的艺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提高。在众多民间艺人的打磨下,化龙灯突破了一般的广场舞蹈模式,不仅能在大型广场施展技艺,也能在乡村小晒场上倾情表演;既能作为独立节目出场,也能与其它节目组合亮相。闻名遐迩的化龙灯从原先村民自娱自乐的民俗表演“进化”为既不失大雅又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精品。
龙灯兆丰年
在僻处海隅的渔乡,我们又见到了别样的花灯。海岛民众说,也只有这花灯才能舞出他们身心的全部,他们的生活中没了淋漓酣畅的舞龙,能行吗?
“坎门花龙该归类于布龙,因其装饰图纹的明快和绚丽,因而名之。”王淼说,它也不只限于坎门,整个玉环岛,都有它的流行分布。其中,尤以钓艚一地最负盛名,最具蕴涵和气势。一地就有三条龙呵,且延续数百年不断。
渔老大陈盛武比试道,舞龙是渔民大苦中的大乐。当风踏浪披星戴月,在海里劳累得筋疲力竭,站到实实的土地上,大蹦大跳来一段舞龙,那心胸肺腑、关关节节的困乏,便完全涤荡尽了。
在新年,在雪夜,挤在长长的龙阵里,那该有多么惬意!
其实,在浙江民间,那长长的板龙,包括磐安岭口亭阁花灯、东阳许宅花灯、三门杨家板龙、临海大田板龙、三门花桥龙灯、衢州全旺板龙……就是各地百姓俗称的“花灯”。龙灯,多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活动。表演时,各地有大同小异的各式龙头引领,装饰极为讲究。一般龙头鳞皮贴金,彩云其间,龙角及颈部多披彩绸,两侧悬挂大小不一的彩球,以黑、白、灰的龙须区别灯头之老幼。龙身由几十节、几百节乃至上千节“子灯”串连而成,每节子灯灯板两端钻有圆孔,连接时对准圆孔插上灯柱即可迤逦成龙。
“村坊越大,子灯越多,板龙队也就越长。”村民比划着娓娓道来:板龙出迎往往以堂锣、火铳开道,继而是由堂名灯、高照、龙虎旗、长旗、蜈蚣旗、执事以及手持香烛之人组成仪仗队前导,或前或后有什锦锣鼓班吹打。板龙的精彩走阵常有:“麦饼团”、“元宝圈”、“五梅花”、“盘屋柱”等;绝技常有“剪头股”、“抽山门”、“田鸡挂”、“青蛇溜”等。
王淼说,各地板龙主要区别在于活动前后的民风习俗与龙头、灯板的装饰和构成。临海大田板龙龙身远望是鳞,近观是画,俗称“龙鳞花”;东阳许宅花灯板之上有生产类、生活类、百工类、文体类、风俗类、艺术类六大类栩栩如生或推磨、或耕田、或戏曲一折的活动人物造型;三门杨家板龙集绘、雕、剪、扎于一体;三门花桥龙灯龙分五色,分别以红、黄、青、绿、紫代表东、南、西、北、中五个不同方位,含四海一统,天下和合之意;衢州全旺板龙龙头之上饰有15种吉祥物,龙凤同头;磐安岭口亭阁花灯制作工艺十分精细,每桥灯板之上均有三层小亭阁,绚丽多姿,精致而又精彩。
你看,时而奔腾化彩练,时而盘旋绽金光;动时威武如真神,静时盘踞如泰山……这就是曾飞跃在上海世博会上的平湖九彩龙。那以稻草搓成粗长绳索为龙身和龙头龙尾的,龙身上密密麻麻插满2000余支特制“龙香”的是一条条翻飞的草龙。开化草龙长达50至60米,粗长的龙身外套8条草辫。与开化毗邻的淳安汾口草龙,其特色是在巡游时,一人在龙头前举着一个老南瓜作为龙珠,一群儿童各拿一个用圆茄子做的金黄灯笼走在龙身两侧。每经一户人家,该户人家便须焚香祭拜,然后将香插在草龙身上。还有临安的横街草龙,因其产生地是五代十国吴越国王爱妃戴娘娘的故乡,故在临安及周边地区小有名气。据戴氏后人90多岁的众多老人回忆说,横街草龙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唐末五代十国的吴越国时代,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经历稻草龙、绢龙、竹编龙的发展历程,它们是我省民俗文化的瑰宝。